连续七年“突出贡献奖”:中华中学凭什么?

连续七年“突出贡献奖”:
中华中学凭什么?
爱上中华
市直属学校唯一:
连续七年获“突出贡献奖”
2024年10月,连续
中华中学连续七年在南京市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估大会上
获“突出贡献奖”。年突
2024年,出贡临沧市某某酸菜鱼壹中华中学雨花校区首届高三诞生。献奖
什么是中华中学“突出贡献奖”?
“突出贡献奖”,
是连续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每年评价一所高中
教学质量最权威、最重磅的年突奖项。
“连续七年”
说明中华中学办学质量持续高位发展,出贡
更是献奖临沧市某某酸菜鱼壹对雨花校区首届毕业生成绩的官方认定!
2024届高考成绩怎么样?
C9院校录取持续高位推进,中华中学各项指标喜人——
南京大学录取12人
东南大学录取14人
南邮录取全省第一
南师大录取全省第二
河海、连续南航、年突南医大等录取情况均为全市第一
985共录取121人,出贡占比16.2%
211及以上录取362人,献奖占比48.5%
双一流及以上录取501人,中华中学占比67.2%
几乎全员达到一本分数线,一本达线率99.1%
首届雨花校区成绩“惊人”
24届高考,总参考人数248人
南京大学录取4人,东南大学录取6人
194人平均市排位推进1000位次!
小编总结——
年年有高分
超强推进率
高分更高 优生更优
面向全市作经验介绍:名校新校区办学引领新篇章
典范一体化:“一个中华,一所学校”
中华中学的雨花校区是目前名校新校区最运行最成熟,终端显示最显著的新校区了。两届毕业生成绩优异,推进率超强。说明中华中学的“一体化”办学成果经得起“新高考”的检验,并获得了社会高度赞誉。
市委书记周红波来雨花校区调研
中华中学首创了“两校区一体化”管理的概念
让所有来到中华的孩子,在任何一个校区都能享受到中华中学的教育资源,浸润到中华中学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中。
那么我们提出一体化的管理,它具有四大核心:
第一:统一规章制度、考核和评价表彰
第二:统一师资队伍(核心)
第三:统一课程进度、考试评价,教研组备课组管理
第四:统一重点工作、重大活动
无论哪个校区,都是真正的中华中学!
师资流动:真正享有中华优质资源
雨花校区
专家型校长领衔任教,每门高考学科至少3个学科带头人,35岁以下教师70%都有教学类竞赛奖项
兴隆校区
科均1.5个正高,市级教学类奖项、荣誉获得者超50%
15分钟市区快速路通勤,
两年教学实践保障“师资流动”,优质资源放大!
两个校区,等于一个学校!
用爱温暖人:让教育更灵动,让生命更丰富
14年经验打造最成熟“都市寄宿制”品牌
让孩子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玩得开心的校园
高一、高二每周两节社团课,近百种社团让你“玩”转中华。
高三每天都有体锻课已成为中华传统。
活力校园(视频号)
人性化的“零手机”管理,让使用有限,交流无界!
每班配备专门公共手机管理员,方便同学们联系家长;
手机“零”入校,让自律成为一种习惯。
七载荣耀,初心如磐。
中华中学以持续卓越的办学实力、敢为人先的“一体化”实践,
以及有温度的教育生态,
交出了一份“高分更高、优生更优”的时代答卷。
在这里,每个学子都能触摸到名校的底蕴,
更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这,就是“突出贡献奖”背后的答案。
选择中华,
不仅是选择一所学校,
更是选择一种向上的未来。
关注南京择校矩阵媒体
与 1000000 家人共同成长
点喜欢
相关文章
- 10月5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针对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对广东和海南造成的严重影响,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紧急赶赴灾区。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应对台风“桦加沙”2025-10-10
- 原标题:王楚钦/梁靖崑获WTT中国大满贯赛男双冠军)2025-10-10
12岁儿童登山时与父母走散 北京海淀消防提醒:要看顾好同行老人、孩子
随着十一国庆长假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到户外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然而,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近日,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发生了一起儿童在登山过程中与家人走散的事件,给假期的安全敲响了警钟。10月3日17时2025-10-10国庆假期 近千名大学生走进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开展志愿服务
国庆黄金周接近尾声,北京青年报记者从首都文明办了解到,假日期间,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6所高校,近千人次学生志愿者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展“‘京’2025-10-10- 70年前,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告成立。回溯70载,地区生产总值从12.31亿元增加到2.05万亿元、增长203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73亿元增加到2402025-10-10
“China Travel”火爆不减 老外游中国处处“不见外”
这个十一假期,“China Travel”火爆不减。从今年夏天“City不city”走红网络,无数外国博主开始争相拍摄发布在中国旅游的所见所闻,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各个城市,探寻美景美食、2025-10-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