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涌入中国大街:ChinaTravel火爆外网,免签政策提升10倍入境

蓝鲸新闻6月22日讯(记者 汤诗韵)如果近期你刷到标题类似《在中国晚上千万不要出门》的老外视频,点进去多半是涌入一个外国游客刚刚解锁了中国夜市体验。晚上出门的中国赤峰市某某机械有限公司话,体重会增加钱包会变空,大街怎么不算一种危险呢?
这类真实分享来华旅游体验的爆外视频,在外网上获得了巨量围观和讨论,网免China travel 渐成流量密码。签政面对负面评论,策提游客们常常以真实的升倍体验舌战群儒。
受一系列入境政策推动,入境外国游客来华正在变得频繁。老外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涌入今年一季度,中国外国人来华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3倍多。大街在过去不久的爆外端午假期,携程报告显示平台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15%,入境游持续升温。
当外国游客真正来到中国:安静干净、满街新能源
近段时间,外国面孔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内多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在南京路步行街啃肉串,赤峰市某某机械有限公司在王府井跟中国大爷踢毽子,在重庆的8D景观中感受赛博朋克和未来之城。一系列新奇的体验被记录下来,上传到TikTok、YouTube等视频网站,赞叹的声音此起彼伏。
多数外国友人的刻板印象里,中国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因此当他们落地中国,高耸入云的大楼、宾馆送餐的机器人、不太会说英语但热情友善的普通市民——这一切都显得充满反差、令人震惊。
几乎所有博主都提到了他们来到中国的第一印象,就是街道非常安静。这可能与我国新能源车的高渗透率有关,“汽车都是电动的,不用担心噪音”。
不少博主注意到马路上有各种品牌的新能源车,其中如比亚迪等品牌是他们相对比较熟悉的。
实际上自2015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新能源汽车的助力之下,中国汽车出口在去年首超日本问鼎全球第一。比亚迪、奇瑞、吉利等正是中国汽车品牌出海进程中的重要力量。
外国友人对眼前一切“陌生又熟悉”的感概由此而来。
外国博主制作的视频中罗列了他看到的汽车品牌
除此之外,手机支付和公共交通的便利也是众多博主频频提及的话题,有人感慨支付宝是无所不能、领先本国二十年的应用;有人精辟领会到,在中国只需要带一个手机就能出门,即便手机丢了也能很快找回来。
当然偶尔也会有不做任何攻略就勇闯异国的外国游客,所以他们会遇到一些不便,比如绕远路、浪费时间精力、把不太好吃的餐厅认做当地平均水准。因此国际化程度较高、语言沟通相对便利的一线城市如北上广等,成为了外国人游中国的“新手村”。而大理、成都、张家界、贵州、新疆、重庆等地则成了二刷、三刷中国的进阶选项。伴随相关政策进一步优化,外国友人N刷中国的心愿正在逐步实现。
外国人为什么扎堆来华?相关政策进一步优化
2023年10月以来,我国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54国公民实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受此影响中国多地入境游游客激增。在China travel系列视频中,部分博主甚至学会了“卡bug”,即达到免签时效后出境再入境,又是一个144小时。
日前,中国先后宣布将新西兰、澳大利亚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以新澳两国为例,游客逗留时间从144小时延长至15天。入境政策放宽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消息公布半小时后,携程国际版数据显示,新澳两国游客搜索中国相关关键词热度环比前一天增长65%和80%。
至此,我国免签“朋友圈”已多次扩容。据上观新闻报道,今年免签入境外国人数量大幅增加至44.6万人次,约是去年同期的10倍。伴随国际航班量恢复至疫情前七成以上,外国游客来华便利性得到极大提升。
各类服务尤其是支付工具的改良升级,则进一步提升了外国游客赴华旅游的意愿。
早在去年7月,支付宝、微信支付已支持绑定主流境外卡和境外手机号。据新华社报道,北京将在本月底前进一步扩大境外银行卡受理覆盖面,上海将在年内增加8万台外卡POS机,“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支付服务体系正在完善。此外,多地设立了外宾支付服务咨询台、发布多语种指南视频,包括教外国人如何移动支付、办手机卡、坐地铁等。
网络上已出现许多针对外国人来华的旅游攻略
许多博主将自己“丝滑”的旅游体验分享至外网,不过也有人客观提出了部分不便。比如景区预约不够方便、相关信息不太透露、跨境网络访问存在障碍、缺少欧美及东南亚国家常见的自助洗衣店等。目前部分不足已经改善,比如熊猫基地在今年特地开通针对护照的线上购票选项,节省外籍游客排队时间。
2023年入境游客达8203万人次,总花费约530亿美元。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曾表示,2024年入境游会呈现高开高走、加速回暖的态势——这将是一个超乎530亿美元的市场。各城市和景区如何承接这波流量,将是一个长期的话题。
“中国不是我期待那样”,外国人对中国更好奇了
海外视频网站上,只要带上China travel的标签,随随便便就是几万甚至几百万的播放量。反过来,这些颠覆想象的视频进一步激发了外国游客来华的意愿。
博主们会使用惊叹的语气、夸张的形容来分享体验,比如“中国不是我期待那样”、“我被中国震惊到了”、“中国生活在未来”等。部分标题完美拿捏了西方语境下中国议题的传播逻辑,他们通常表现为《中国真的那么安全吗》《为什么你不应该去中国旅行》等。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对蓝鲸新闻表示,这类视频引发外网关注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反差。受地缘政治、竞争关系和西方媒体报道等影响,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有很强的刻板印象及负面认知。而外国游客看到的、拍摄的中国,却是完全不一样的面貌。
另外一方面,外国博主们拍摄的Vlog没有滤镜、摆拍和恶剪,是完全素人视角的表达。相比传统媒体的主流叙事、开幕晚会之类的仪式感传播,普通人分享的内容会更有真实感和亲近感,因此更容易打动海外受众。
有意思的是,国人也爱看China travel类视频,那些被搬运回国内的视频数据都十分可观。弹幕里常常出现更好吃的店名、更好玩的去处,也有人因为外国游客的介绍更了解自己的城市。
张志安教授认为,外国游客对国人习以为常的场景感到意外——这种吃惊会让人获得自豪感和满足感。与此同时,他者视角观察我们生活的城市和国家,会生出新的换位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博主针对外国网友的质疑出了专门的解答视频,高频提及的问题包括:中国真的安全么、他们给你钱了吗、真的很多摄像头么、如何办理签证等。为此很多网友盛赞免签政策的高明:当人们真的来过中国,“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来华旅游热潮和相关视频真的可以改变中国的国际形象吗?
张志安教授指出,我国在国际传播方面一直致力于两方面的改善:一是公众作为多元主体的介入,呈现普通人眼里的中国;二是他者视角看中国。China travel视频的走红正是以普通人的、生活化的镜头拍摄中国,一定会丰富中国在全球的可见性。
但另外一方面,生活、文化方面的分享对于外国人理解中国政治、政党、治理现代化和制度体系的作用相对较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西方受众在硬核议题上对我国的刻板印象。“但并不是说它完全没有作用”,张志安举例道,“比如一个国家半夜都比较安全,其社会稳定性一定是和国家治理能力相关的,这是一个以小见大的问题。”
相关文章
- 据朝中社6日消息,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5日参观武器装备展览会“国防发展-2025”,登上朝鲜人民军海军驱逐舰“崔贤”号。总台记者 董海涛) 相关新闻 金正恩:美国的敌对行动,朝已2025-10-10
- 来源:e公司近期,在大盘低迷之际,上市公司回购再掀高潮,本周多家公司相继抛出大手笔回购计划。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创近年新高,并且市值管理与注销式回购比例增多。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的回购潮,有利于促进股2025-10-10
奥迪关厂事件引发汽车工人抗议,超 5000 人聚集布鲁塞尔示威
IT之家 9 月 17 日消息,据法新社今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一,有数千人在布鲁塞尔游行示威,抗议比利时一家奥迪工厂可能将关闭,同时,支持这家奥迪工厂的员工并要求欧盟对工业部门进行投资。IT之家查询公开2025-10-10- 在大多数90后、00后的记忆中,李子园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名字,李子园的甜牛奶几乎是大多数年轻人春秋游的必备,但是最近李子园卖不动的话题被热议,甜牛奶巨头为啥突然不行了?一、李子园卖不动了?据蓝鲸财2025-10-10
- 我发现逢年过节,亲戚们最爱干的事,不是抢饺子里的硬币,而是盯着孩子上下打量,然后随口甩出一句:“这孩子,将来准是学霸。”语气笃定得像刚从教育部开完会,手里还攥着官方批文。家长们听着嘴角一扬,心里却一紧2025-10-10
消费者不满苹果画大饼?iPhone 16首销报告出炉:同比大跌12.7%
截至开售后的首个周末,新机预购量高达3700万台,放在任何旗舰手机身上,这都是极佳的成绩,但对于苹果来说却远远不够。按照供应链方面的爆料,本月初iPhone 16系列备货就已达到8800万台,仅3702025-10-10
最新评论